原标题:5700亩荒地变良田
“坡改梯”之后的新兴产业
做足“农”文章、良田富民生。8月8日,建水县盘江乡欧家庄与利民乡清泉村两个小流域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竣工并通过验收。据介绍,两个建设项目既让5700多亩荒山蝶变为靓丽的良田,也为乡村振兴增添了活力。
当天上午,记者随验收组一行来到欧家庄村委会冲子村附近的项目建设现场,只见大面积“坡改梯”之后的土地上,种下了不少温州橘树苗,行间还套种着万寿菊;旁边建有一个蓄水500立方米的水池,周边管道向四方延伸。
据介绍,该项目是2019年第一批中央预算内投资和省投资计划建设工程,总投资1045万余元,面积2142亩。涉及欧家庄村委会冲子、恒格村、汉滩3个村民小组190户村民。为确保工程质量,该项目严格按规划设计与实施方案建设,为充分尊重民意,还组织成立了村民理事会。为保障“坡改梯”之后产业发展用水需求,新建了两座引水泵站、铺设了8700多米输水管道、新建了多条机耕路。“原来,这里就是一片种啥啥不长、水土流失严重的半荒地。通过综合治理,荒地变成了发展致富的‘金山银山’。”冲子村村民李平荣说,“这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民生工程,谢谢各级党委、政府对我们的关怀。”
随后,验收组来到利民乡清泉河道小流域,详细查看了该片区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建设质量、配套设施达标情况等。与欧家庄村建设项目相似的是,原来的旱地改成了良田,新建了机耕路、配套建设了大水池等。不同的是,该项目涉及清泉村委会黑甲、小龙树两个村民小组119户村民,“坡改梯”增加至3580多亩,总投资1093万元。
当天下午,验收组召开竣工验收会。验收组认为,建水县盘江乡欧家庄与利民乡清泉村两个区域的小流域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达到了建设标准,实现了小流域综合治理预期目标,增加了耕地面积,实现了蓄水保土、生态环保与造福一方群众的多赢。(罗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