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楫扬帆涌新潮 踔厉奋发向未来——红河州经济社会发展亮点扫描-24848威尼斯

更多
频道头条
您当前的位置: >> 24848威尼斯-9778818威尼斯 >> 频道头条 >> 正文
奋楫扬帆涌新潮 踔厉奋发向未来——红河州经济社会发展亮点扫描
发布时间:2022年07月14日 09:36:23  来源: 云南网-红河日报

  原标题:奋楫扬帆涌新潮 踔厉奋发向未来——红河州经济社会发展亮点扫描

  2020年红河州gdp跃居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第一位;地区生产总值从2018年的1593.77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2742.12亿元;城市建成区面积达165平方公里;202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0930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5039元;森林覆盖率由2017年的50.9%提高到2021年的57.8%……

  这组数据,正是红河州交出的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答卷。

  近年来,红河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看发展:项目引擎拉动经济快跑

  弥蒙高铁所有轨道施工全部完成,蒙自经开区锂电池正极关键材料生产基地、红河“风光储”一体化基地建设全面提速,惠科铜箔铜杆、弥勒创信电子、建水宏斌食品等项目相继投产……抢工期、抓进度、保质量,红河两岸生机勃勃,重大项目建设如火如荼。

  一个项目就是一个新的增长点,一批项目就是一个新的增长极。近年来,红河大地项目建设的脚步始终铿锵有力——

  全州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实现新兴产业从无到有、从有到强;有色金属及新材料产业、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等重点产业项目加速集群化;现代服务业加快培育,物流、医疗服务、电子商务等服务业蓬勃发展;交通、能源、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相继实施……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红河州坚决把抓产业项目作为促投资、稳增长的重要抓手,成立由州委、州政府主要领导任双主任的产业创新发展委员会,积极搭建产业创新发展“1 3 n”工作体系,聚焦绿色铝及精深加工、绿色食品及精深加工、有色金属及新材料等12条重点产业链,配合各“链长制”专班做好目标企业梳理、精准对接,千方百计谋项目、争项目、引项目、推项目,高效推进重点产业链项目建设。

  项目脊梁拉动发展引擎。当下的红河,牵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不放松,经济运行实现稳中有进,各项指标实现较快增长。2022年一季度,红河州经济运行实现平稳开局,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37.79亿元,同比增长6.4%,总量排全省第三;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同比增长7.1%,增速排全省第三;工业实现增加值201.56亿元,对gdp贡献率达46.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229.5亿元,回升好于全国、全省水平。

  一个个大项目、好项目接连在红河落地生根,为全州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头活水和澎湃动力。

  看变化:多措并举力促乡村振兴

  云雾缥缈、青山环绕、庭院整洁……走进个旧市锡城街道戈贾社区,映入眼帘的景象宛如一幅古朴自然的山水画卷。

  近年来,戈贾社区立足生态资源优势,打好“乡村旅游牌”,有效盘活闲置旧宅和零散空闲地,激活村庄沉睡资产,走上了村美民富的路子。2020年至2021年,仅戈贾社区哨冲村村集体经济就由4.07万元上升到14.84万元。

  共赴小康之约,红河不落一人。近年来,红河州打好精准牌,按下“快进键”,举全州之力,集全民之智,开辟致富奔小康新路径,精准施策打好“组合拳”,筑牢保障网使全民受益——

  7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798个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91.32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个“直过民族”实现整族脱贫;

  全州脱贫人口家庭人均纯收入由2020年年底的10247元增加到2021年年底的12430元,增长21%;

  聚焦水果、蔬菜、花卉、规模养殖等十大产业,全州已建成万亩以上规模产业带25个,绿色食品重点产业实现综合产值1470亿元,电商、旅游等新业态扶贫亮点纷呈……

  产业兴旺,乡村宜居,农民富裕。乡村振兴的美好蓝图,正在脱贫群众芝麻开花节节高的好日子里逐笔绘就。

  看民生:补齐短板增进群众福祉

  “小区改造后实现了华丽转身,每天我在小区里锻炼身体,呼吸新鲜空气,觉得自己像生活在公园里,心情舒畅。”家住蒙自市千福园小区的汤月梅一脸笑意,提及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带来的新变化就赞不绝口。

  自2019年启动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以来,蒙自市精准摸排老旧小区的堵点、痛点和难点,结合群众所需所盼,制定改造方案,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升级,被评选为2022年全省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升级优秀典型市。

  小区整洁了,道路硬化了,文化气息浓厚了……近年来,红河州的老旧小区一改破旧的模样,不仅面貌上发生令人惊喜的变化,百姓的脸上也时时绽放着满意的笑容。

  改善民生是民心所向。红河州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最亟待解决的问题着手,围绕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等,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大力实施民生工程,保障和促进民生各项事业健康有序发展。

  建成中央民大附中红河州实验学校等优质学校,红河职业技术学院顺利招生,优质教育资源不断涌现;建成滇南中心医院,创建三级以上医院6家,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5%以上,群众跨省住院、城镇职工普通门诊费用实现直接结算;建成红河书院、秋雨书院等文化地标和1350个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

  一项项民生工程、一件件民生实事,不断提升着群众的幸福指数。

  如今,无论是走进红河的城市、乡村,还是群众家中,看到的是发展变化,听到的是感恩赞美,谈论的是致富小康。全州上下呈现出政治团结稳定、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和谐安定、民生持续改善的生动局面。(记者 黄传龙)

责任编辑:董明强
  • ·
  • ·
  • ·
  • ·
  • ·
  • ·
  • ·
政策解读
彩云网评
视频
专题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  服务合作 |   |   |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