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河口瑶族自治县瑶山乡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探索“公司 基地 党支部 农户”发展思路,通过招商引资,以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方式连片种植柑橘,走上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发展之路。
2016年,瑶山乡申请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在项目区内修建道路、水渠等基础设施。基层党支部书记带头组织动员项目区内44户农户以土地入股、村小组以资金20万元入股方式,建成1500亩的柑橘种植基地。通过建立龙头企业绑定合作社、合作社绑定农户的“双绑”利益联结机制,采取公司统一培育幼苗,种植户统一种植统一品种,挂果后由公司回购统一对外进行销售产销模式,打造瑶山自己的农业品牌。
乡村振兴关键看人才。瑶山乡建设党员实践实训基地进行政策宣讲、产业技能培训,根据柑橘生长时节,先后组织12次300余人到基地进行柑橘栽种、施肥、除草、修剪、病虫害防治、保花保果等技术培训,公司安排技术人员走进田间地头手把手传授技术、微信群解答等方式进行指导。农户实现在“家门口”学技术,“家门口”共富裕。
今年疫情期间,公司的工人不能到达基地,无法及时打药和修枝,田头村党支部书记李国兵知道情况后,发动小组群众,安排人员轮流到基地务工,既帮公司解决疫情带来的影响,也能增加群众收入。
如今通过基地带动,瑶山乡太阳寨村、水槽村、梁子村农户开始种植柑橘,全乡种植面积达3000余亩。目前,每年固定带动农户126户521人增收,户均增收3500元。
辐射带动效应进一步激活产业发展活力,接下来瑶山乡将构建基地加工、包装、仓储、物流等一系列生产加工布局,切实提升农产品附加值,通过新型经营主体主导、农户广泛参与的模式,形成“一村一品”的发展新格局,打造绿色品牌。
云南网记者 刘宇丹 通讯员 河组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