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绿”砥砺行 点“绿”变成金-24848威尼斯

更多
频道头条
您当前的位置: >> 24848威尼斯-9778818威尼斯 >> 频道头条 >> 正文
逐“绿”砥砺行 点“绿”变成金——红河州以生态文明建设引领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综述
发布时间:2022年05月25日 09:28:34  来源: 云南网-红河日报

  原标题:逐“绿”砥砺行 点“绿”变成金——红河州以生态文明建设引领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综述

大围山风光 贺平昌 摄

  从贫瘠荒地到生态公园,从浑浊湖水到清凌碧波,从绿色发展到多元产业……在我州,这样涅槃重生般的实例不胜枚举。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州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将绿色作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底色,对绿色生态不懈追求的结果。

  不懈求索  生态优先向绿而行

  群山苍翠,蓝天白云,碧水潺潺,百花争艳……在红河人的朋友圈里,一年四季的美丽图片,晒着满满的幸福,促生着一派和谐。

  我州是云南省林业资源大州和滇南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文明建设不仅事关全局,也是红河永续发展的根本。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州紧跟中央和省委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步伐,以“机制活”守护“生态美”,在红河大地上挥洒汗水、辛勤耕耘,描绘了大自然最美丽的色彩。尤其是“十三五”以来,《红河州以生态文明建设引领红河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决定》《红河州城市通道面山绿化三年行动计划》相继出台,生态保护力度持续加大,通过建立高位推动的工作机制、深化生态文明重点制度改革、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地方立法等一系列 “组合拳”,构成了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生态文明治理体系,确保了中央和省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系列决策部署在红河大地落地见效。

  这些决策部署,具体体现在驰而不息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和“六个标志性战役”:个旧市的粗铅冶炼鼓风炉全部淘汰关停;全州“散乱污”企业全部完成整治;“清废行动”40个部级挂牌点位全面完成整治;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进度和重度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进度均达到100%;13县市空气优良率达97.2%以上;个旧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开远热电汽循环利用产业园等成为生态治理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成功打造石屏异龙湖、弥勒甸溪河、开远泸江河和南洞河、凤凰湖以及屏边牧羊河等一批水生态示范项目。

  绿水青山扮靓锦绣红河。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我州建立国家和省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风景名胜区等自然保护地36处,总面积459万亩,1839.66万亩天然林得到有效管护,湿地总面积36840.96公顷,湿地保护率56%,自然湿地总面积22843.47公顷。下转2版  上接1版

  目前,开远、石屏、泸西等10个县市创建为云南省生态文明示范县,2017年我州被国务院列为环境质量改善明显的4个州市之一,2020年我州获得全国“天然氧吧城市”称号。全州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36%,森林覆盖率提高10.8个百分点,创成1135个美丽村庄、265个森林乡村。

  如今,天蓝、地绿、水清的大美红河,正在渐行渐近。

  富美图景 生态红河活力澎湃

  借山水之灵气,绘发展之胜景。放眼红河大地,“三张牌”打出新天地,“两山”实践换来金饭碗,绿色动能活力澎湃,生态文明建设正引领着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乡村振兴。

  我州南部,紧靠红河岸的红河县大羊街乡,干热河谷中昔日的万亩荒山已绿色葱郁,红河县库博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探索发展山地特色农业与循环经济,把这里变成了鸟语花香的“百果园”,实现了产业发展、农民增收。

  我州北部,绿水青山更是流金淌银:弥勒市创建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建水县创建为首批国家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蒙自市创建为全国农业全产业链典型县……近年来,我州发展万亩以上产业带52个,为打好“绿色食品牌”提供了坚强保障。全州共建成195个“绿色食品牌”产业基地,14个农产品入选云南省绿色食品“10大名品”。

  “绿色食品牌”只是我州将生态优势转化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优势的好牌之一,“绿色能源牌”也正引领着新型工业振兴之路。

  我州矿产资源丰富,工业基础扎实,被誉为云南工业文明的发祥地。近年来,我州通过废旧收集循环、创新资源利用等新型工业发展模式,推动烟草、冶金、能源等传统优势工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以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加速新兴电子信息制造业培育,一大批高污染企业有序退出,能源消费结构日趋低碳化。

  “健康生活目的地牌”也打出了地域风格。“红河是一条开满鲜花美丽的河,红河是一处留给心灵栖息的角落。”为了体会这首歌词中的美好意境,国内外游客纷至沓来。

  位于世界文化遗产红河哈尼梯田元阳核心区内的阿者科村,遵循着整体保护、“活态”保护原则,启动实施“阿者科计划”,发展生态文旅产业,现已户均分红近万元。2018年12月,生态环境部命名元阳哈尼梯田遗产区为第二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并授牌。

  弥勒市可邑村、太平湖森林小镇,石屏异龙湖畔,苗乡屏边的群众也吃上了“旅游饭”。我州以打造“健康生活目的地牌”为目标,全力推动全域旅游发展,大力构建“大健康 康养 特色小镇”康养产业发展链条,不断丰富旅游新业态、延伸产业新领域,将绿色生态的“优”转换为旅游发展的“势”,以生态、文化、康养、体育、旅游融合发展的产业布局撬动红河的“美丽经济”,谱写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之歌”。(记者 常一鸣 车安达)

责任编辑:董明强
  • ·
  • ·
  • ·
  • ·
  • ·
  • ·
  • ·
政策解读
彩云网评
视频
专题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  服务合作 |   |   |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