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们,乒乓球一样大的福‘荔’妃子笑,今天在我们的直播间仅需29.9元就可以包邮带回家!”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屏边县荔枝分拣厂房,只见主播手拿乒乓球,与即将发货的鲜摘荔枝比起了个头大小。
为乡村振兴增添“云动力”
近日,红河州融媒体中心把助农带货直播间“搬”进荔枝分拣厂房,通过妙语连珠地生动讲解,在连开五场的屏边荔枝专场推介直播中,超过1吨的荔枝被全国各地网友一抢而空。
眼下,直播带货正成为助农增收、企业纾困新模式。今年3月,红河州融媒体中心策划启动了“振兴乡村 助农增收”公益直播带货活动,为本地特色农副产品外销牵线搭桥,助力农户增收、企业纾困。
为乡村振兴增添“云动力”
“区别于网红带货,主流媒体直播带货必须兼顾‘直播’和‘带货’,处理好内容与产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直播运营总监邹军表示,直播活动秉持公益助农初心,各环节设置紧扣关键词“助农、助困、助贫”,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携手本地农副产品农户、商家积极探索农副产品线上销售的新思路、新路径,以实用性和服务性助力乡村振兴,进一步彰显主流媒体的创新意识和责任担当。
“以前都要自己出去寻市场找销路,既担心销不出去,还增加运输成本,现在有媒体帮我们找销路,实实在在帮了大忙。”建水县红薯种植户马中豪喜笑颜开,经过直播推介,他种植的红薯全部被建水山水福地农业有限责任公司收购了。
像马中豪这样搭上直播助农快车的农户、商家还有很多。直播运营团队广泛搜罗红河本地,乃至全省的名优农副商品,精准对接商家、农户开展合作,只为把“家乡宝贝”送上更多网友的餐桌。
蒙自枇杷、梯田红米、石屏豆腐干等来自全州各地的60多款标志性农副精品在直播间悉数惊艳亮相,借助红河融媒各大新媒体平台流量优势,商家以及产品的曝光度、宣传度得到进一步提升,全国各地的网友隔着屏幕就能感受到红河助农产品的独特魅力,“好货出山、名品出滇”成效显著。
为乡村振兴增添“云动力”
直播带货,既要货物好,也需要有一定的技巧,而乡音乡情具有天然的号召优势。红河融媒的名播、名主持人携“十八般武艺”,从“电视大屏”转场“直播小屏”,跨界担当起“红河好物推荐官”,凭借良好的公众形象和庞大粉丝受众群,为助农产品走俏畅销提供了强劲的流量保障。此外,主播还在直播中穿着红河州少数民族服饰,介绍产品的同时,向网友讲述农产品背后的文化内涵、产地的风土人情、城市的文化底蕴等,带货和科普有机融合、相得益彰。
为乡村振兴增添“云动力”
“直播要接地气,深入田间地头是最好的方法。”红河广播电视台主持人阿牛介绍,直播团队前往屏边与果农一道采摘荔枝,到石屏种植户一起分享杨梅丰收的喜悦,在建水和网友一同探寻蓝莓种植产业背后的扶贫故事……把带货直播间“搬”进田间地头,不仅农产品的生产、采摘情况一览无余,更增添了一份直播趣味性。穿插其中的趣味知识分享更是把单向的购买过程变成了一个双向互动、有温度的交流过程,让网友感受更直观,买得更欢畅。
云南网记者 刘宇丹 通讯员 侯建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