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活干热河谷“水文章” 供图
近年来,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红河县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加快引水提水、河库连通、高效节水等工程推进,做活“水文章”,让常年干旱缺水,植被稀疏的干热河谷地带逐渐变得生机盎然。
红河谷区域植被覆盖率低、生态脆弱、水体蒸发量远大于降雨量。立足实际,红河县按照“高水低用、低水高用、河库连通、引提并举、改沟为管、综合保护”的思路,大力实施一批水库建设项目、引调提水和“一河五库”连通工程,全力破解发展瓶颈。
近年来,全县建成水库22座、坝塘137座、小水池1306座、引水渠道工程923件、人畜饮水管网工程564项,水利工程年供水能力达1.2亿立方米。通过“一河五库”连通工程项目建设,解决了车古、大羊街、迤萨、石头寨、浪堤5个乡镇的灌溉供水问题,为30万亩热区资源综合保护开发提供了有力的水利支撑,构建起与现代化产业体系相适应的现代水网,有效盘活干热河谷广袤的土地资源。
针对传统漫灌水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红河县先后实施红河谷热区高效节水灌溉和俄阿中型灌区、跑洛中型灌区、大水塘阿底坡热区综合保护修复等供水工程,完成高效节水管道输水灌溉面积8万亩,实现年节水量582.89万立方米、节水效益268.13万元。
做活干热河谷“水文章” 供图
通过实施牛多乐、阿底坡干热河谷提水增效示范工程,加快推进库博、红河谷山地未来创新中心干热河谷光伏提水工程,以及对牛多乐灌区8条支渠进行配套节水改造,全县采用滴灌技术、减少肥土流失等措施,既避免了对红河水系污染,又建成215亩典型灌溉示范区,实现年节水量2.9万立方米、节水效益1.34万元、增产增收5.81万元,为干热河谷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打造出看得见、学得会、可复制、可推广的样本。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红河县还全力攻坚干热河谷生态综合治理技术,以点带面推进红河谷生态修复与生态产业发展。
全县着力实施大寨河小流域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完成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95平方公里;实施红河谷综合治理,大力推进国土绿化行动,组建13个造林专业合作社,抓紧抓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生态修复等林业重点工程项目建设;积极推进天保工程、陡坡地生态治理、森林抚育、提质增效、低效林改造、林下经济开发等重点生态工程和产业发展项目,有效促进干热河谷生态修复率达58.3%、森林覆盖率提高到60.48%,引进培育库博等龙头企业21家,发展13个种植基地,发展水果面积21.5万亩,使昔日的荒山秃岭变成绿水青山、金山银山,实现了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互动共赢”的发展格局。
云南网通讯员 李安梅 记者 饶勇